中國礦產資源之最富有的十大礦產帶
礦秘書網訊: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舉目無盡,游離在我們視野之外的礦產資源,超乎每個人的想象。
你知道嗎?全中國最大的價值集散地,已經不再是山西的煤田,不是山東的金礦,不是東北的鐵礦石,而是在新疆天山,在青藏高原的岡底斯山,在云南的哀牢山,在陜西的金堆城,在貴州的開陽,在青海湖。在想象力能都到達的地方。
下面我們來總結中國十大最有價值的礦產帶。
新疆煤礦的雙刃劍——新疆煤礦帶 |
今年3月中旬,新疆在東部的沙爾湖區域勘探取得重大進展,在勘探中心區域的170平方公里內,探明煤炭儲量多達130億噸,遠景儲量達640余億噸。這當中最為外界關注的是沙爾湖煤田煤層總數達25層,總厚174.69米,其中可采煤層13層。在含煤地層偏下部有一巨厚煤層,單層厚達141米,不僅屬中國之冠,單層厚僅次于世界上著名的澳大利亞悉尼及鮑恩等大型煤田煤層的單層厚度,是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世界級大型煤田。 從2007年上海能 源出資1.3億元開采新疆煤礦開始,以上的信息至今仍然層出不窮。特別是新疆煤炭工業管理局日前高調表示,新疆將在離內地較近的哈密地區建設大型煤炭基 地,計劃到2020年,該基地年產煤炭將達到4億噸,相當于目前山西省一年的原煤產量。消息一出,海內外二十多家大型企業紛紛將目光“瞄準”哈密,與當地 政府簽訂煤炭開發協議。據悉,目前已有數十家煤炭開發企業搶灘新疆,推出大手筆投資計劃。神華、潞安等國內煤炭行業的眾多巨頭,均與新疆建立了密切的商業聯系。 |
西藏銅礦帶 |
西藏是我國銅資源儲量最大的省區,已發現銅礦床329處,其中大型礦床11處,中型礦床6處。全區銅礦資源潛力達3000萬噸,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西藏已發現藏東“玉龍銅成礦帶”、拉薩至日喀則一帶的“岡底斯東段銅成礦帶”、阿里地區班公湖至那曲地區怒江源的“班公錯—怒江銅成礦帶”等三個規模巨大的銅成礦帶;已評價出單礦床規模居亞洲第一的驅龍銅礦,驅龍—甲瑪礦集區銅資源儲量有望超過1000萬噸。 四個巨型銅礦已經露臉。這4個大型銅礦床分別為驅龍銅礦、廳宮銅礦、白容銅礦、沖江銅礦。 < /p> 2007年西藏天路公告稱,公司與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大隊簽訂了沖江及沖江西銅礦合作風險勘查開發意向書,并且已由西藏天路承擔礦山 后續勘探及開發資金投入,占70%股份。玉龍銅礦歸屬西部礦業開發,但開發難度很大,配套設施跟不上,其他銅礦也面臨同樣難題,一旦解決,前景不可限量。 |
那一抹難修飾的"哈巴河色"——新疆金礦帶 |
166萬平方公里的新疆其實有許多被遺忘的事物,玉雕、地毯、馕,以及多達72個的金礦床,而哈巴河縣的多拉納薩依的金礦床更是早已比天山更早飛入了九霄之上。 < /p> 24.23噸的金金屬就沉睡在哈巴河縣城西北約50千米處,只有哈巴河縣第三金礦廠的工人們每天和它們打著交道。受到審批的C+D級金金屬占了30%左 右,其余的也為C+D+E級的金金屬處于阿爾泰褶皺系克蘭復向斜北西端之南西翼。這其中1號礦體的規模最大,儲量約占全礦床的70%,地表礦體的連續性很 好,切厚度較大,傾角較緩,十分利于開采。礦石自然金多呈不規則片狀、樹枝狀、粒狀出現,成色較高,平均為994,第三金礦廠采用全泥氰化碳漿法提金,其浸出率為93.26%~96.14%,回收率為91.20%~92.35%,尾礦品位為0,3~0.47g/t?礦石的可選性很好?加?其他地方小型開采,截至去年,已有約10萬噸的金金屬"重見天日"。 |